中医所重“天地人合一”

2015-07-28  565  来源:网络 

中医所重,在“天地人合一”,其学问精微渊深。必有聪颖明达之士,肯花得数十年功夫,忍受得住寒窗、贫困、寂寥,且能透悟医理,明了人事,然后或能成就大医事业。吾自知才薄智浅,不能比翼前贤,但深明学问在于居敬持志、循序致精,故用功不懈,朝晚于斯。纵然毕生未能契合大道,亦终可跟得前贤步伐。

中医不仅是医学体系,亦是文化,是哲学,是历史。因此,我认为学习《黄帝内经》,需尽量多地了解春秋战国时的人文历史,需多读先秦诸子著作;同理,学习张仲景,亦需多了解汉代的文化背景。学习经典,一方面要结合临床去思悟,另一方面又需结合经典的写作背景去研习。二者若能有机地结合,则进境必深。

学习中医,不但要学中医理论知识,亦需自临床上磨砺提高,更要学习前贤传承中医的精神。中医的历史有如中华民族的历史,每一朝代都有一批中医的“脊梁”,以顽强的意志,努力进取,推动着中医的发展。这些“脊梁”多有儒家精神:不为良相,则为良医、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如此精神最需我们传承。

古之哲医,寤寐俯仰,不与常人同域。造次必于医,颠沛必于医。故能感于鬼神,通于天地,可以济众,可以依凭。若与常人混其波澜,则庶事堕坏,使夫物类将何仰焉?由是言之,学者当摒弃俗情,凝心于此,则和、鹊之功因兹可得而致也。

中医养生保健治疗方式可以归纳为三法:心法,手法,物法。药食同源为物法,针灸、推拿、按摩、刮痧、拔罐、拍打拉筋为手法,祝祷、参禅、气功、武医、琴棋书画、行睡坐臥等修炼心性者皆可为心法。中医圆融天地人,体现在日常生活中,既传统又现代,既哲学又科学,以自然之道养护自然之身,自觉修行皆可为上医。